9月1日,秋意初临,阳光正好。在这满溢希望与活力的日子里,艺术学院敞开怀抱,以庄重且热情的姿态,迎接2025级新生这一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学院隆重举行迎新活动,以“传承·融合·创新”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校园”“博物馆进校园”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为新生开启了大学生涯的精彩第一课,通过引入20多项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并邀请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莲池书院博物馆等文博机构联合参展,展现了学院以文化传承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此次活动将非遗文化与博物馆展览深度融入校园场景,打造了一座“可触可感的露天文化课堂”。来自不同级别的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精湛技艺,包括崖柏木雕刻、何记糖葫芦、大宋定瓷等。新生们得以零距离“赏非遗、品非遗、学非遗”,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匠人精神的时代价值。同时,保定市多家博物馆携博物馆文创产品走进校园,通过实物展览、讲解介绍等形式,生动呈现了保定深厚的历史文脉与地域文化特色,极大地丰富了迎新活动的文化内涵。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凸显了学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视野。学院通过搭建“非遗进校园”“博物馆进校园”等平台,不仅有效促进了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普及与传播,更积极探索高校与地方文化资源互动共生新模式。一方面,活动为非遗项目与文博机构提供了面向年轻受众的展示窗口,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学院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为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创新注入新动能,体现了高校与地方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深远意义。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非遗地方文化机构的战略合作,推动更多校地融合项目落地,使艺术学院成为支撑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创新的迎新实践,更是高校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见证,为新生们上了一堂富有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的“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