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一流”不是“戴帽子”工程 ——两会上的大学书记校长谈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一批大学为了争取当上‘两个一流’,在新一轮竞争中不掉队,都纷纷行动起来了。”3月8日,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抛出这个话题后,引起不少高教界政协委员的讨论。大家纷纷围绕如何建设“两个一流”积极建言。 怎么理解“两个一流”?——不是“戴帽子”工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继‘985’‘211’工程之后高等教育又一战略性工程。”全国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说,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科技教育人才发挥支撑作用,这需要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这是一个工程,也是一个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赵艳林表示,“两个一流”建设对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统计数据来看,推动人类发展变革重大的科研成果2/3出自高校。2014年,三大科技奖70.9%出自高校,2015年,这个比例达到74.7%。 饶子和认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实现创新?我认为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无疑是最关键因素”。 不过,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宋永忠看来,对“两个一流”的理解千万不要有偏差,“两个一流”不再是像“985”“211”工程这样的身份认定。“我认为主要是以这个为契机,学校要抓住这个契机,以其为龙头,带动整个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高办学水平,这个才是核心。”宋永忠说。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3月8日举行的政协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强调,在“两个一流”建设上,政府会强化绩效评价,根据高校办学目标实现程度,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不会给你戴一顶帽子,让你干好干不好都一个样。我们会引导高校把功夫放在教学质量提高、一流学科建设上”。 应该怎样评价“两个一流”?——不能简单套用外国标准 “两个一流”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是很多委员关心的话题。 “我们要有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怎么来衡量呢?不少学校是按照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来衡量的。对此,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在小组讨论时说。 郑晓静说:“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真正在SCI(科学引文索引)发表论文的不到10%,而且他们得诺奖的工作还不一定在其中,所以,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要提出自己的标准、自己的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印杰也表示,简单用ESI排名来评价学科并不科学,比如说化学、材料等学科,全世界有10多万个,我国进入前1%的化学、材料学科有六七十个。“这有什么意义吗?”他说,最根本的评价准则,还是要看有没有做最好的科研、有没有培养最好的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一所一流大学之所以被称为一流大学,不是靠行政发文来任命的,也不是靠领导的讲话宣布的,更不是靠学校自我宣称的,而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两个一流”建设还需要得到国际的认可。 刘吉臻建议,中国大学学科评估的方式不宜照搬美国模式,更不能完全以美国标准对中国大学进行量化评价。他建议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价方式,把学科评估从排名制改为分级制。“这有利于学科长远规划、整体建设,避免大学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排名;也有利于全面审视我国不同学科的发展水平及与国际同类学科的差距。”刘吉臻补充道。 哪些高校能进“两个一流”?——应开展第三方评估 “国家在‘两个一流’建设方案实施过程中,不应仅仅按照高校现有水平进行遴选和支持,否则会形成‘马太效应’,进一步拉大地区教育发展差距。”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说。 娄源功说,我国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5%以上,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有的是特色鲜明的行业大学,有的是在长期服务地方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和专业。 他认为,“两个一流”建设应综合考虑不同身份高校的人口数量、在校生数、经济总量、历史地位等因素,向中西部人口大省、教育人口大省倾斜,向中西部地方高水平大学倾斜,“英雄不问出处”。 饶子和说:“应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客观理性地分析差距,评估投入的方式和力度,对‘十三五’期间顺利、平稳地推进‘两个一流’建设非常重要。” “一流大学的标准要制定科学。在遴选上,大学的功能、布局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以及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需要,应是主要考虑因素。”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则认为,要放在世界坐标系下,衡量我国的大学和学科,“除了原创性新科研成果、高水平论文外,还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比如中国制造201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刘吉臻说,中国有2000多所高校,能够进入“两个一流”的高校最终还是少数,因此不管什么类型的高校,都应本着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心态,这就是一种提升。 “两个一流”建设重在什么?——要走中国特色之路 如何建成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认为,要向特色化方向发展。 丁烈云说:“国际一流大学排名、发表论文等,这些公认的评价标准是需要的,但是高校不能被排名绑架,要走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体现在,高校在中国社会发展背景下,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他认为,“两个一流”建设既要重视学科建设,也要重视专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靠学科,还要培养人才。现在的资源配置,更多从学科建设配置,因为学科有排名,专业没有排名。” 丁烈云还建议,“两个一流”建设要注重学校的精神、文化传承,注重大学的治理结构。大学精神是一代代人积累下来的,一定要传承好。 而在刘建平看来,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大学要分类,不是一个标准,每个大学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有了战略定位、目标方向,就可以问题导向,找准问题,尽快赶上。 刘建平建议,眼下,我国高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科技体系改革步伐。 “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要有一流教师。”刘建平说,“一流的教师可以引进,但主要靠学校自己培养。这就要改革人事分配制度,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此外,要加快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改革,该归行政的归行政,该给学术的给学术,该走民主程序的走民主程序。同时,还要处理好社会、政府、高校关系,保证高校办学自主权。(记者 阳锡叶 翟帆 余闯 张春铭)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13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