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工商管理专业始建于2005年,截至2025年6月,累计培养毕业生2435人。2019年获批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荣获《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商管理专业(地矿企业管理方向)》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本专业基于产出导向和学生为中心的OBE理念,创新构建具有工商管理专业特色的职业素养课(Career Course)+专业大赛课(Competition Course)+创新创业课(Creation Course)+职业认证课(Certification Course)“4C”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习+综合实验”递阶式特色实践教学体系,采取AI赋能智慧课程设计与体验式教育的“一主线五能力六岗位”和“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人才培养特色模式,与苏宁集团、惠友集团等地方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有力支撑了工商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数字化管理能力与创新创业思维培养,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挥管理专长,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能在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或相关领域从事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智慧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通过五年左右的实践,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1.行业综合能力: 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工商管理职业素养及诚信品质,恪守职业道德,主动履行并承担各类组织中管理人员应尽的社会义务与责任,综合运用数字化管理工具和数据分析技术,制定契合企业实际的战略规划与运营方案,主导或深度参与企业转型升级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2.专业任职能力:掌握现代公司管理理论及技能,能够综合应用基本管理理论、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数字化管理工具等,从复杂管理情境中提炼管理问题并提供有成效的解决方案,能够胜任数智时代背景下组织的战略规划、管理决策、运营管理及其他管理工作。
3.从业道德素养: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恪守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与决策中坚守诚信、公正原则,展现良好职业操守,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跨界从业能力:具有全球化意识与国际视野,及时跟踪工商管理领域与行业发展前沿问题,熟悉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基本规则,了解数智化应用技术与工具,主动提高多学科背景下的沟通技能及跨文化条件下的交流能力
5.持续发展能力:基于学校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持续关注行业前沿动态与技术变革,主动通过终身学习更新知识体系,主动锤炼终身学习能力,主动拓展数智化管理相关知识和能力,不断积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结合数智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职业能力,具备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动态能力。
三、核心课程
△管理学、△战略管理A、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数字人力资源管理、智慧供应链管理A、数字化营销A、公司治理A、数字运营管理、△企业决策仿真实践等课程。
基本学制 4 年,修业年限为 3~8 年。
学生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最低160+10总学分要求,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合格,普通话水平等级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母语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三级甲等),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规定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