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我院于2025年7月1日组织土木工程专业师生前往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开展综合地质学实习活动。此次活动以“近距离观察岩石矿物与古生物化石,探索地球生命演化历程”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讲解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将课堂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科学思维,提升综合素养。
保定理工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此次实习活动是学院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更好地掌握地质学知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科学教育基地,馆藏大量珍贵的古生物化石、矿物标本及地质构造模型,是开展地质学实践教学的理想场所。馆内以 “自然・生命・人” 为展览主题,以 “演化” 为展览主线,通过 “地球脉动”“远古海洋”“恐龙帝国”“哺乳新生”“灭绝之殇” 等多个主题展厅,系统地呈现了 38 亿年来漫长的生命演化史。同学们在老师及博物馆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观察各类岩石矿物标本,了解它们的特征、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通过对比不同展厅的化石标本,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生物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的演化变迁,对生物进化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实习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地质学的浓厚兴趣。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习,他们对地球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一位参与实习的同学兴奋地说:“以前在课堂上学习地质知识,虽然也能理解,但总觉得不够直观。这次来到博物馆,亲眼看到了这么多珍贵的化石和岩石标本,感觉像是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这种体验让我对地质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带队老师也表示,此次实习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实地观察和专业讲解,学生们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将课堂搬到博物馆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保定理工学院一直注重实践教学,积极与各类科研机构、博物馆等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此次与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的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学院与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我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实践机会,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综合地质学实习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保定理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探索。学院将继续秉承 “理论与实践并重” 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