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守护学生财产安全与校园平安,提升学生防骗意识,2025年秋季学期大学生反诈宣传教育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识诈防骗,青春护航”为主题,帮助我院学生认清诈骗套路,守住个人财产。
一、诈骗类型:
1、刷单返利诈骗:骗子以“轻松赚钱,报酬丰厚”为诱饵,先完成一些小额刷单任务并及时返还本金和佣金,获取信任后,再诱导其进行大额刷单,随后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如系统故障、任务未完成等,最终导致受害者血本无归。
2、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诈骗分子以“低价诱惑”或“特殊服务”为诱饵,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网购网站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诱导受害人脱离正规交易流程私下转账,进而骗取钱财。
3 、网络游戏类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对游戏账号、道具、福利的需求,通过社交或游戏平台设局,诱骗学生脱离正规渠道交易,进而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的诈骗类型。
4、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网购信息后,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客服,以“快递丢失要补偿”“商品违规下架需激活”等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下载虚假APP规避监管,最终骗取受害人转账汇款的诈骗类型。
5 、冒充熟人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盗用、模仿受害人熟人的社交账号信息,或伪造身份将受害人拉入聊天群,先通过嘘寒问暖、模仿熟人语气建立信任,再以“代转账”“垫付费用”“紧急求助”等理由索要钱财的诈骗手段。
6、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以涉嫌违法犯罪、账户资金存在问题等为由,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入所谓的 “安全账户”进行核查,从而实施诈骗。
7、机票“退改签”类诈骗:诈骗分子利用旅客对航班变动的焦虑心理,通过精准掌握个人订票信息实施的针对性骗局,尤其在假期出行高峰、热门线路票务紧张或第三方代订机票等场景下高发 。
8、网络交友类诈骗:骗子在社交平台上伪装成与学生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人,与学生建立联系并逐渐获取信任,之后以各种理由,如生病、遇到紧急情况等,向学生借钱,一旦得手便消失无踪。
9、网络贷款类诈骗:以“无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骗学生贷款,随后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贷款利息,使学生陷入高额债务陷阱。或者以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征信记录为由,骗取学生的钱财。
10、助学金、奖学金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学生对教育福利的期待心理,冒充官方身份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其核心套路是“假福利+真骗钱”,专门针对学生群体设计,隐蔽性强、迷惑性高。
二、“八大反诈利器”
96110预警劝阻电话、12381预警短信、“国家反诈中心”APP、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反诈名片、境外来电提醒服务
三、牢记八个凡是
1.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2.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3.凡是宣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广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者转账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4.凡是自称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主动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5.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你将资金打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6.凡是自称“领导”主动申请添加QQ、微信等社交账号,先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后以帮助亲属朋友为由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7.凡是以各种名义发送不明链接,让你输入银行卡号、 手机验证码和各种密码的,都是诈骗!
8.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让你点击链接下载 APP进行投资、退费的,都是诈骗!
此次校园反诈宣传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财产安全的守护,还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消费观和法治观。未来,我院还将持续推进反诈宣传常态化,联合家长构建“校园+家庭”反诈防线,让电信网络诈骗远离校园,为大学生成长营造安全、清朗的环境。